新聞來源:解放軍報 上傳日期:2022-07-28 點擊次數:
南方盛產一種毛竹,這種竹子在成長期前4年只生長約3厘米,但到了第5個年頭便會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6周的時間就能長到15米。前4個年頭毛竹并不急著向上生長,而是拼命地向下扎根,方能為后面的快速生長提供充足養分,正可謂“厚積薄發”。習主席指出:“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干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這啟示年輕干部,任何事業都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干成的,唯有像毛竹那樣在成長時把根扎深、扎牢,不斷厚實知識儲備、拓展工作能力、磨礪意志品質,方能取得成功。
堅持學習,厚實知識儲備。學習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追求,更是工作責任和使命擔當。陳云同志就非常熱愛讀書,曾規定自己不管工作多忙碌,每星期都要至少讀三四十頁書,并且每字每句都必須讀懂。正是日積月累的勤奮學習,使他具備了深厚的理論功底、堅實的知識基礎和開闊的視野。黨員干部一旦步入生活和工作的“舒適區”,放松了學習,在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時,就容易陷入“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困境。唯有堅持終身學習,始終保持學習的“饑餓感”,不間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扎根基層,拓展工作能力。“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基層是歷練年輕干部的“練兵場”,是讓年輕干部經風雨、見世面的最好課堂,能夠增加社會工作的閱歷、豐富為人處世的經驗。無論是用實干踐行“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黃大發,還是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的黃文秀;無論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祿,還是用腳步丈量民情的廖俊波,他們把汗水、青春甚至生命奉獻給了基層,同時也在基層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銖積寸累,日就月將。年輕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唯有堅持向下扎根、深入基層,保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涵養“十年磨一劍”的耐心,以“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覺,堅持在基層實踐中向群眾學習取經,篤行不怠、長久用力,靜心沉淀、深厚積累,才能不斷拓展自己的工作能力。
不畏艱苦,磨礪意志品質。當前,少數年輕干部的精神狀態與新時代新要求不相適應:有的矛盾困難多不想干、發展空間小不想去、責任大的擔子不想挑;有的在艱苦崗位上“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要的是經歷,圖的是虛名;有的剛到一個崗位還沒干明白,就開始琢磨“動一動”,心思全然不在工作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習主席指出:“組織上安排年輕干部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是信任更是培養,年輕干部應該以此為榮、爭先恐后。”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礪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年輕干部要主動到艱苦地區、吃勁崗位摔打磨練,在疫情防控、抗洪搶險、強邊固防等重要任務中沖鋒陷陣,不怕苦、能吃苦,不畏難、戰艱難,才能像毛竹那樣“厚積薄發”,不懼任何風霜雪雨最終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