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黨建網 上傳日期:2022-07-28 點擊次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把握發展規律,培養歷史的眼光,在時代發展進程中定好位、守好責、干好事,對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來說,既是塑造自我價值、勇于擔當作為的目標追求,也是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行動體現。在歷史進程中贏得的主動,往往是戰略上的主動,把握并利用好戰略上的主動,所折射出的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體現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價值追求,能夠彰顯出對歷史高度負責的責任和擔當。所以,我們站在什么方位,以什么樣的身份書寫什么樣的歷史,這是時代和歷史留給我們的課題,更是我們留給后人的“千古話題”。
在擔當作為中贏得歷史主動,需要把握戰略全局共命運。大局主動、格局主動是總趨勢、總態勢的主動。保持對整體局勢的戰略定力和前沿形勢的戰略預判,是我們能夠贏得戰略先機、歷史主動的“定盤星”和“先手棋”。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政治思想的主動、心態格局上的包容是行動上擔當作為的“總開關”。當前,內外形勢加速演變、發展質態系統重塑、意識形態多元交鋒,主動扛起擔當作為,需要我們始終以強大的歷史自信觀勢謀局,在政治和思想上堅定步調一致向前進的強大意志,在任何時期任何階段,自覺把個人發展同國家的歷史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開放的胸襟融入歷史,以改革的銳氣一往無前,以堅實的腳步與時俱進,塑造“同頻共振”的命運格局,以擔當作為推進國家的復興征程,與歷史同向、與國家同進。
在擔當作為中贏得歷史主動,需要匯聚發展合力共奮進。歷史從不留戀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推崇不思進取、裹足不前者。完成時代任務、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人,往往是敢于擔當作為的奮進者和勇于攻堅克難的實干家。對于黨員干部來說,作為21世紀復興征程上的時代引領者和歷史書寫者,能不能扛起時代重任和發展重擔,是時代和歷史對我們“選什么人、怎么用人”的檢驗。所以,必須回答好“需要什么樣的隊伍”和“這支隊伍能干什么”兩個關鍵問題。要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第一要素,在擔當作為中考察隊伍的忠誠。同時,還要適應現代化發展的節奏,有系統性應對之策,在“變”的形勢中廣聚高素質專業化人才,把握和贏得歷史發展的主動權,全面夯實人才基礎和發展基石。
在擔當作為中贏得歷史主動,需要厚植為民情懷共呼吸。回望千年文明傳承和百年奮斗歷程,能夠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的人,往往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懷。這種情義和情懷對個人而言,表現為理想的“溫度”和斗爭的“力度”,具有濃烈的擔當主義價值。當前,時代和歷史都要求我們要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黨員干部而言,沒有無源之水的改革創新,更沒有無本之木的攻堅克難。厚植為民情懷,首先就要勇于擔當,要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融入歷史潮流,只爭朝夕、務實奮斗,尊重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把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三者統一到擔當作為的具體實踐中,在實現個人成長發展的同時,表達對時代的敬畏和為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