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黨建網 上傳日期:2022-08-09 點擊次數:
馬克思指出,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然而,隨著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日益增加,“躺平”一詞逐漸成為不少年輕干部懶惰懈怠的借口和不思進取的態度。新時代的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后備力量,承擔著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躺平”決不能成為我們的青年精神和青春性格,廣大年輕干部唯有拒絕“躺平”,努力學習、積極奮斗、不斷創新,勇于擔當進取,努力練就過硬本領,才能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永葆青春活力,續寫新的輝煌。
增強學習動力,防止思想“鈣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重視學習、善于學習的政黨。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是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滄桑依舊風華正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們黨始終能夠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能夠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保證。如果不加強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難以做好工作,就會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從實踐起步。”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形勢,年輕干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深度,決定著其政治敏銳程度、思維視野廣度和思想境界高度。只有不斷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深學深悟黨的創新理論精髓實質,將理論學習與履職盡責相結合,才能持續點燃理想信念“長明燈”,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保持奮斗活力,防止行動“僵化”。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面對“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時代挑戰,不苦干、不作為只會讓我們的行動逐漸“僵化”,斗志逐漸喪失,最終被社會所淘汰,失去自我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斗,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奮斗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和最強音,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作為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年輕干部,理應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激勵斗志,把艱苦奮斗融于崗位、融于日常,把青春奮斗融于黨和人民事業,堅持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斗志,直面時代挑戰,矢志不渝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接續奮斗。
激發創新能力,防止本領“退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增強創新能力,防止本領“退化”是年輕干部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年輕干部應當敢于跳出思維窠臼,在務實篤行中破除思維禁錮;勤于獨立思考,在思想改造中激發自身創造力;善于另辟蹊徑,在工作實踐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舉措。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在疏“堵點”、攻“難點”、強“弱點”上下功夫,在為民服務一線增強工作本領,義無反顧地擔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不斷增強自己適應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的能力,持續提升創新發展動力、韌性和后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