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西安晚報 上傳日期:2016-03-04 點擊次數:
本報北京訊(特派記者張佳)這兩年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為很多想創業卻沒有起步資金的創業者帶來了很多方便,但如何規范這類公司的發展,卻成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昨日,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周新生也表達了自己對此問題的關注,他提案建議盡快出臺小貸公司管理辦法和加強對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監管。
周新生表示,早在2005年,人民銀行批準在陜西等5個省份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2008年5月,銀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截至2015年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910家,較2014年末增加119家,貸款余額9412億元。
小額貸款公司的出現和發展,見證了我國金融領域的機構創新、監管創新、服務創新,也緩解了部分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但在試點過程中,融資杠桿、經營范圍受限、身份尷尬一直是制約小貸公司發展的幾大問題。周新生建議可適當放開對小額貸款公司的部分監管政策。
同時周新生認為融資擔保制度也是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融資擔保公司為小微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緩解了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但融資擔保公司特別是民營融資擔保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擔保公司違規對外吸收資金,賬外經營,造成資金鏈斷裂,發生倒閉。有的民營擔保公司利用擔保公司信用放大杠桿,為關聯企業或自身套取銀行貸款。
周新生建議加大對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監管,提高融資擔保公司的準入門檻,將注冊資本要求提高,增強資本實力。同時增強地方政府部門對擔保公司的日常監管力度,增加監管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與此同時還應完善擔保公司信息披露機制,定期披露擔保公司在保情況、代償情況、財務報表、關聯擔保等信息,改善銀行對擔保公司的信息不對稱情況,方便銀行選擇擔保公司合作。也應更加完善征信系統,在企業征信信息中加入企業貸款被代償信息。進一步加大對合規經營的擔保公司的政府風險補償或政府資金的參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