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孫志超轉 上傳日期:2015-10-22 點擊次數:
新浪財經訊 10月21日消息,商務部研究院重要商品預測中心發布《2015年第四季度消費預測》報告稱,今年第四季度,國內消費者對于“商品房及租賃房、出境旅游、培訓產品、大病或養老商業保險和節能環保汽車” 等大件大額商品的預期購買欲望明顯上升,且普遍對其價格看漲,但對于“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的預期購買欲望則略有下降。
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重要商品預測中心主任李前方介紹,上述報告的調查數據來自于2015年前三季度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沈陽、蘭州、紹興、貴陽、泉州等10個城市的5000名23周歲以上受訪者的問卷,主要調查受訪者在下一季度對各類大件大額商品的購買預期和價格預期。
“經過連續6個季度的調查后,基本上,消費預期和行業產品的實際消費狀況比較吻合。”李前方認為,預期購買率可以成為大件大額商品銷售狀況的先行指標。
調查顯示,與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2015年四季度預期購買率均上升的商品分別有:商品房,出境旅游,培訓產品,大病或養老商業保險,節能環保汽車,電動摩托車,平板電腦,大家具,空氣凈化器,電視,冰箱。
其中,“出境旅游,培訓產品,大病或養老商業保險”三大類服務商品的四季度預期購買率呈顯著上升趨勢,預計消費熱度仍將持續。上述報告稱,這三大類服務商品2015年全年各季度的預期購買率均高于2014年的水平,且2015年第四季度的預期購買率都達到六個季度以來的峰值;且普遍對其價格看漲,尤其是培訓產品和大病或養老商業保險,看漲的比例均為連續上升。
“數據非常能說明問題,居民購買欲望、出境旅游的計劃都有。”李前方接受新浪財經采訪時表示,國民“出境旅游熱”仍將持續,國民消費的真正潛力并沒有在國內被完全挖掘出來,政府應著力改善國內消費環境,制訂鼓勵刺激消費的相關政策。
在商品房和租賃房的購買預期方面,調查顯示,從連續六個季度的調查數據看,商品房的預期購買率2014年三季度為4.9%,之后逐步上升,2015年全年除三季度為6.3%外,其他三個季度的預期購買率均在7.3%以上;租賃房的預期購買率在2014年四季度顯著下降,之后連續上升。且普遍看漲商品房、租賃房的價格。
“消費者購房意愿強,對商品房廠商利好,房地產市場可能會有所改善。”李前方分析稱。
令人意外的是,“手機、臺式電腦、燃油汽車”等商品的預期購買率環比下降,自行車的預期購買率環比持平,同比下降。李前方分析稱,數據可能意味著國內手機銷售已到達某個瓶頸,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手機在中國前幾個季度的銷售高速增長是不是已經到了某一個盡頭?可能會出現更多手機廠家倒閉或者被收購。”李前方說道。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消費數據“逆勢”上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08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李前方向新浪財經表示,預計第四季度消費向好的形勢將會持續保持。
“目前經濟波動并不真正影響大家的收入狀況和消費欲望,消費是一個完整的鏈接,可以自成一體,除非是重大經濟問題才會影響消費欲望,目前中國經濟環境下,降到6%根本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李前方說道。
李前方進一步解釋稱,根據商務部研究院內調查,國民消費欲望依然很強烈,同比在上升,國內消費現在還處在爬坡上升階段,國人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消費質量水平還沒有達到與先進國家水平,但正在改善過程中。
“所以消費成為主要拉動經濟的動力時間也許比我們原來預期地要早得多,一旦啟動,便會有快速上升的趨勢。”李前方說道。